主题:12580健康助理_01月09日
2023年1月9日
农历腊月十八
星期一
肉类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其美味的口感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但是,肉吃多了或者吃得不对,容易增加身体负担,长期不健康的吃肉方式,甚至会增加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那么,如何健康吃肉呢?
==精彩导读==
【健康聚焦】
>吃肉过多当心胃“越位”
>白肉比红肉更健康?
【名医诊室】
>小龙虾的虾黄能吃吗?
>糖友吃肉有讲究
【健康小妙招】
>鸡肉烹制有讲究
>肉类不宜反复解冻
【食补计】
>肉菜巧搭配,营养增一倍
【健康聚焦】
>吃肉过多当心胃“越位”
—————-
许先生平时应酬较多,吃撑误餐是常有的事,几年前他就患上了胃病,可最近病情加重,几乎每次饭后胃里就反酸,不时干呕,且有上腹胀痛的表现。经过检查,确诊为食管裂孔疝,致使部分胃从缺损处“跑”入胸腔,最后通过手术才使“越位”的胃归位。
专家介绍:胸腔和腹腔之间由一层扁平肌肉分隔,叫膈肌,膈肌上有一个裂孔叫食管裂孔,食管穿过膈肌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与胃相连。正常情况下,食管裂孔刚好可容纳食管通过,但当腹腔内压力大于胸腔,造成食管裂孔过大,压力差就会将胃的一小部分“吸入”胸腔内,称为食管裂孔疝。
专家表示:食管裂孔疝除了先天存在,还有后天因素,或可称得上是一种富贵病,在肉食过多的人群中高发。这与肉食人群肥胖比例升高、腹内压力增大有关系。此外,老年人自身的肌肉、韧带等支撑结构逐渐退化且变得薄弱,食管裂孔周围的结构也在退变,加上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一些引起腹内压力升高的因素,容易导致食管裂孔扩大,也是食管裂孔疝的高危群体。
>白肉比红肉更健康?
—————-
日常生活中,红肉指烹饪前呈红色的肉,如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肉;白肉指肌肉纤维细腻、脂肪含量较低、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肉类,包括鸡、鸭、鹅等禽类,鱼、甲壳类以及贝壳类等。有人认为:白肉比红肉更健康,真的是这样吗?
专家表示:由于红肉和白肉营养有差别,所以不能说哪一类更健康。之所以有人认为白肉比红肉更健康,主要是从“脂肪含量和种类”来说的。
一般情况下,同等重量的红肉与白肉相比,红肉的脂肪含量相对多一些,饱和脂肪酸多一些。有研究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可能与红肉中脂肪、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关,但不能因此将红肉列入“黑名单”,因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红肉本身并无害,但如果过量摄入或烹饪方式不健康,就可能引发某些疾病。
不论是红肉还是白肉,要想吃得健康,一是要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不能长期只吃某一种肉;二是要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比如炒、蒸、炖,相比炸、烤等烹饪方式更健康一些。
【名医诊室】
>小龙虾的虾黄能吃吗?
—————-
小龙虾肉含有8种机体所需的氨基酸,氨基酸组成优于普通肉类,所含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比大,维生素A、D、K等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也较高,还含有大量的钙、磷、铁、锌、锰等微量元素。不过需注意:小龙虾头、虾线、虾黄不建议吃。
一般来说,水体中的重金属会通过虾鳃呼吸或摄食等渠道进入小龙虾体内,并富集在不同组织中。虾体肉中重金属富集最低,富集最多的是外壳和消化器–肝脏。因为肝脏和虾鳃等组织都位于虾的头部,所以总体上来说,小龙虾的头确实容易富集重金属,同时也是微生物、寄生虫的藏身住所。
虾线是虾的消化道,一切生物体的“下水”里或多或少存在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和没有来得及排出去的排泄物。
人们常说的“虾黄”指的是虾头中黄颜色的部分。对于母虾来说,其“虾黄”包括它的卵巢及肝胰腺,也就是肝脏和胰脏。对于公虾来说,则是它的肝胰腺。肝胰腺部分主要是小龙虾的解毒器官,因此比较容易聚积重金属,建议虾黄和虾头一起丢弃。
>糖友吃肉有讲究
—————-
有些糖尿病患者会戒掉肉类,甚至改为食素,希望通过清淡饮食来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控制血糖水平。但是,简单地戒肉并不是管理血糖和体重的有效手段。适当吃肉是糖尿病饮食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与健康成年人相似,即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0%-20%。以身高170厘米、体重65千克的成年男性为例,全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50-85克。这些蛋白质应由牛奶、鸡蛋、鱼虾、瘦肉、豆制品、坚果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共同提供。其中,每日瘦肉摄入量可控制在50-75克,鱼虾类每日摄入量可控制在100-150克。
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好摄入量的前提下,按照白肉、红肉、加工肉的顺序进行合理搭配,且每一餐都保证有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健康小妙招】
>鸡肉烹制有讲究
—————-
1、最后去皮。鸡皮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有人在烹饪时会选择将鸡皮剥去。其实,剥去鸡皮的步骤应该放在烹饪后,这样不仅能减少脂肪的摄入,还能保证鸡肉的味道依然鲜美。
2、鸡的颜色不影响食用。鸡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羽毛,是因其品种不同或是喂养的饲料不同所致。但鸡的颜色并不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也不会妨碍它的鲜嫩度。
3、黑色物质溶出无碍健康。烹饪鸡肉时,有时会看到黑色物质慢慢地从鸡骨中渗出。对于这一点,不必担心其安全问题,因为这些黑色物质是鸡肉中的铁元素,可以放心食用。
4、加入食醋或水淀粉。鸡肉如果用猛火炖煮,会使肉质变硬不可口,如果能先用凉水加少量食醋泡上2个小时左右,再进行烹饪,肉质就会变得鲜嫩了。也可将鸡肉切成块,加入水淀粉放几分钟,然后抓几下,静置一段时间再烹饪。这两种方法都可使鸡肉的口感更嫩滑。
>肉类不宜反复解冻
—————-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称:肉类反复冷冻解冻,会加快肉类腐坏变质,增加细菌含量。有人针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经过反复4次冷冻和解冻后,最后一次测得的细菌含量是最初没有冷冻时测试结果的15倍左右。
专家解释:反复冷冻再解冻,可能会出现菌落总数增加的情况,而根据实验所处环境的不同,菌落总数增加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不能说就一定会增加15倍或其他倍数。
在极低的温度下,肉类表面的细菌并不会被完全冻死,只是活力被暂时抑制住了。一旦将肉类从低温环境下取出,细菌就会重新获得有利于其生长的环境。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因素尤其有助于细菌繁殖,那就是在冷冻过程中,肉类中的水分会形成很多细小的冰晶,反复多次冷冻和解冻,会导致冰晶不断长大,这些冰晶会刺破细胞膜,导致细胞中的液体流出,这就是为什么肉类解冻后会有少量液体流出来的原因。
这些液体富含营养,会加快细菌繁殖,而每冷冻一次,就意味着细胞膜被多破坏一次,解冻后流出来的养分就会增加,所以细菌总数也会相应增加。
【食补计】
>肉菜巧搭配,营养增一倍
—————-
每种食物含有的营养素不同,如果将肉类和蔬菜巧妙搭配,做出的食物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还能得到加倍的营养。
牛肉+番茄。红肉是铁元素的重要来源,而牛肉中铁含量尤其丰富,遇到富含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番茄后,牛肉中的铁能够更好地被机体吸收。在炖牛肉时,加上些番茄,还能让牛肉更快变烂,缩短烹调时间。
鸡肉+蘑菇。蘑菇中含有丰富的鸟苷酸盐,鸡肉含有丰富的肌苷酸盐,在烹制过程中,它们都会释放出游离的谷氨酸钠,产生协同作用,从而使鲜味大大增加,且营养丰富。
鸭肉+山药。山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有益肺止咳、健脾养胃的功效,鸭肉更是滋阴养肺、止咳化痰的佳品,两者一起煲汤不仅口味鲜美,还能健脾养胃、止咳化痰。
鱼肉+豆腐。豆腐中的蛋氨酸含量较少,鱼肉中这种氨基酸含量丰富;鱼肉苯丙氨酸含量比较少,豆腐中含量较高。因此,这两者混合食用,可取长补短,提高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豆腐含钙多,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机体对钙的吸收,使其补钙效果更好。
【温馨提示】感谢您收看本期12580健康助理,下期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麓湘随熟栏目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