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欲望。
试想,人如果憋一段时间不呼吸会怎样?我们每天接收到的各种各样的情绪、讯息,就像吸气;对外的表达和输出,就像呼气。如果每天吸进去的情绪只能憋着,获得的信息只是存着,不能表达和输出,渐渐人的状态是会变得岌岌可危的。
因为表达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链接与人际关系的方式。
所以,成为一个会表达的人真的是太重要了!
1. “为什么情绪表达这么难?”
与咱们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大部分的国人在情绪情感的表达上都比较含蓄。比如古人有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今社会的快节奏,成人工作上、孩子学业上、所有人的生活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忧虑,这个时候通过恰当的情绪表达,是可以缓解压力与焦虑,同时也可以有助于提升人际互动和情感链接。
现实中,我们却时常被误导。比如两个孩子之间起争执了,有些家长会说,“你错了,赶紧去跟人道歉”。可是仅仅只凭一句“我错了”就被要求去道歉,孩子内心是混沌、莫名其妙,抑或是不甘和委屈。但如果说:“你打了人家,他会痛,会很伤心,换做是你,你是不是也会很难过呢?”,当被这样引导后,你是不是会更加心甘情愿、带着满满的诚意去道歉呢?
所以只有理解了情绪,同理了对方的感受,才会知道如何道歉。也正因为普遍缺乏正确的引导,我们经常这么做也经常遭遇到的场景是:“我都跟你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
我们都以为遇到冲突说了对不起道了歉就行,却不知重点可能不在道歉上,而是如何识别别人的情绪和描述自己的情绪上。
在如何表达和沟通上,我们还时常被要求压抑表达。
因为真实情绪的表达,意味着把自己脆弱而真实的一面暴露出来。而在普遍的社会文化中,自我暴露会被看成是不太妥当甚至是个丢脸的事情,不该让人看到自己脆弱的地方。
因此也就造成了大众普遍对自我情绪表达的控制和回避。
然而适当的自我暴露和表达,是建立关系的催化剂,可以用来识别和寻找你生活中可信任之人。比如在和相对陌生的人交流,如果对方说到某个状况时,你的回应“原来你也是这样,我也是的呢”,会让两个人关系立即被拉近;如果在听到对方有自我暴露的成分时,我们也愿意分享个人的经历。
只有在彼此更加的开放和放下防御之时,才是表达的开始。
分享一个正确表达情绪的沟通方式:
- 客观描述看到的对方的行为和表现,重点是观察。
切记不能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断,不能把观察和个人评判混为一谈。比如:“小严同学,今天已经是你第五次因为生气而骂人了”,这是观察;而“小严同学,你是一个情绪控制很差的人”这就是评论。
- 重点是表达内心的感受。
也就是对方的行为和表现给我的感觉是什么,通过表达感受来传递情绪,而不是情绪的表达。比如用“你刚才的行为,让我很伤心”来代替“为什么每次都是这样,你觉得我应该怎么想呢?”。
- 在表达完感受后,向对方说出自己具体的真实需要,希望对方具体可以怎么做。
比如:小严同学,你能不能更加自律一些,改掉拖延的坏习惯。
其实我的本意是希望小严同学可以自己制定完成寒假作业的计划,并严格执行,但我这样的表达,并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
如果我这样说:小严同学,如果你能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提前完成寒假作业,那么剩余的几天假期我们就可以计划外出旅行了。这样的表达即说出了我的具体期待,也让小严同学知道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只有成为一个会表达情绪的人,才能拥有一个良性的沟通氛围、与他人建立真正和谐的人际关系,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撕扯,拥有更加幸福快乐的人生。
2. “如何更逻辑有效的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非常重要的方式。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语言表达,工作汇报、职场沟通、客户拜访、朋友交流、家人沟通等………每一次我们的表达,都会传递很多信息。
但我们说了什么,听众就能接收到什么吗?事实上这是我们的误区,那么,如何才能让听众更清晰明了你的观点,并与之达成共识呢?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如果想给听众三种不同颜色的弹珠,第一种方式是,先撒一把红色的弹珠,然后再撒一把黑色的弹珠,最后再撒一把白色的弹珠。那么听众接收到的就是一堆各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弹珠。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把不同颜色的弹珠分别装在三个袋子里,然后一个个给出,听众自然就能如愿以偿分别得到不同颜色。
而这三个袋子,就好比是我们表达的框架和结构,需要用不同的袋子装着信息,分别提供给听众,他人才能接收到与你表达一致的信息。你才能让别人更加理解并认同你的观点,进而说服对方改变想法、激励其采取行动。
- 表达的要素结构—思维的逻辑能力
比如被问到“美好的人生应该怎么过?”
Ⅰ.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立场,才能解决无话可说的困扰。
脑海里要先定义“美好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子,当对它的定义越具体,对它的感觉越清晰,基于以上观感,才能有机会生成自己的观点。
所以如果连想要表达的观点都没有,那么现实可能很难有话可说。
Ⅱ.用例证或者具体的解释来阐明自己的观点。
有了观点之后,还需要进一步阐明这个观点,即通过我们的感观、情绪或感觉来描述事件带来的“外界刺激”,并运用相关的载体—恰当的语句、经论证的事实和数据,将脑海里各种思想表达出来,向他人解释为什么会得出这个观点。
回到前面关于“美好人生”的话题,之前看到新闻上和文章都报道过,为了活出自己,有人选择卖掉房子、辞掉工作,和另一半一起踏上环游世界之旅,过程中当没钱了,也会选择停留在某个自己喜欢的城市,找一份临时的工作赚路费,等攒够了钱又继续上路。所以我会觉得“美好的人生”就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 表达的魔术方程式结构:“具体事件+行动建议+益处”—表达的逻辑能力
不论思维逻辑能力有多么厉害,表达的逻辑能力依然需要不断去练习、去找感觉、去积累经验,才能将思维逻辑展现出来。
具体事件包含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行动建议是对事件的总结和强化个人观点;益处则是将表达升华,为了更快达到表达的目的。
想要表明观点:“换位思考可以在职场中更快赢得他人由衷的合作”。
那么就要在众多成功案例中,找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然后用魔术方程式的结构表达出来。
比如:上周,公司开了一场全员会议,主题是关于新的一年市场战略,需要全员的参与和协作。负责主持会议的同事在开始前十几分钟,讲述了为什么要召开这次会议,为什么需要全员参与进来,以及对来年的业务有什么帮助,让每个人都觉得这个会议跟自己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接下来的会议过程中,大家积极响应、群策群力,很快制定出了详细的策略和执行方案。所以建议大家学会换位思考,把对方想知道的“为什么”讲透,这样做的好处是,更简单高效的和对方达成共识。
在家庭中,我们懂得好好沟通,就能营造出一个幸福有爱的家庭。
在工作中,我们能做到好好表达,进退有度,就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我们能与自己好好相处,好好沟通,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转载自卡内基训练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