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标准化领域的重要赛事,一场经历八年孵化的全国性赛事。湖南大学代表队初试牛刀便斩获一等奖。
今年10月,首届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总决赛举办,共有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48所院校的680多名学生报名参赛。经过重重筛选,共有15支优秀队伍进入全国总决赛。
备受瞩目的一等奖由湖南大学希尔思队的《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国际化助推产品“走出去”研究》和东道主中国计量大学纳米队的《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发展现状调研与建设标准研制》项目获得。
希尔思队由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以下简称“经贸院”)的六位本科生组成:郭佳朋、梁栩、黄蓝、国敬轩、方海婷、汪笑涵,经贸院侯俊军教授、张利飞教授担任指导老师。
那么,一等奖的“标准”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走进希尔思代表队,听听他们的参赛历程,了解我校标准化专业方向的现状和展望。
预演8次 撰写三万六千余字的调研报告
首届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计量大学和全国标准化大学联盟共同举办,已在相关高校孵化8年,今年正式升级为全国性赛事。
今年六月初,经贸院来自国贸、财政、经济三个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年级的同学正式集结,在张利飞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他们选择“先进制造标准化”这一主题,并确定项目名称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准化助推产品“走出去”研究》。
团队成员和指导老师。
主题和方向定好了,怎么开展调研呢?
“我们不仅前往长沙市标准化协会进行深入学习,还线上采访了中联重科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队长郭佳朋回忆说。
团队完成撰写了三万六千余字的调研报告。“中秋节那天还在打磨,那晚大家一直讨论到晚上12点,把报告从头到尾读了好几遍,确保没有问题了才提交。”团队成员梁栩说。
张利飞表示,从初赛申请书的提交,到复赛作品的写作,每一个环节同学们都按照指导要求积极推进。“在几次去标准化协会对相关企业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的同学展示出很好的学术素养。”张利飞说,同学们针对企业负责人提出来的标准化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不仅锻炼了思维和口才表达,也通过企业调研,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和实践实现最佳结合。
师生交流讨论。
因疫情影响,大赛决赛采用线上答辩的模式。他们为此展开过8次的答辩预演。决赛当天,团队早早来到备赛场地,张利飞一边帮大家调试设备,一边鼓励“放平心态,完整作答就行!”
演示目录。
希尔思队在第五顺位答辩。郭佳朋从选题意义与背景、现状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中联重科案例分析、建议与总结与参考文献等六部分进行相关阐述。“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工程机械行业标准的国际现状,探究了‘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准国际化是否能带动产品国际化’这一问题,最后以中联重科案例分析总结了工程机械企业从标准制定参与者到主导者的蜕变经验。”郭佳朋说。
凭借着扎实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现场表现,希尔思队取得了本次竞赛一等奖的佳绩。
初出茅庐 他们的“标准”是“一等奖”
“其实,一开始组建队伍时,我们心里还不是很有底。”队长郭佳朋坦言,“对于竞赛课题了解不深,此前也并没有参赛经验。”
“这是一次学生水平的真实体现,虽然他们没有专业基础。”侯俊军说,“比赛过程是对专业问题展开总结提炼的过程,也在学生心中埋下了标准化研究的‘种子’。”
在经贸院本科生的专业培养体系中,没有开设“标准化”专业。那这群同学是如何各自发挥所长的呢?
“这次组队考虑到了各个专业的知识互补,以国贸学生为主,经济和财政类专业也有学生参与,同时,考虑到学生特长和兴趣,在项目实施进展过程当中,对大家进行了合理分工。”张利飞说。
有人做标准数据统计,有人负责理论和文献综述,有人负责国际标准数据,有人负责对接企业采访……“我们的工作做得十分扎实,在准备阶段,我们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一等奖。”郭佳朋说。
一份严谨的调研报告背后,是无数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梁栩认为,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是数据搜集过程中出现的工程机械行业分类问题。“在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分类标准繁杂且不统一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打破常规思维,以具体的研究和数据需求为导向,选取技术标准委员会为划分标准,统一口径,提高了统计效率,优化了数据可视性。”
张利飞看来,整个参赛过程就像是带领同学团队做了一次科研训练,从发现企业调研问题、数据查找和收集、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合理建议,“这就是一个完整的学术训练过程!”
负责案例分析的方海婷说:“参加比赛收获颇多,它锻炼了我撰写调研报告和分析相关数据的能力,也让我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团队成员。
未来可期 “标准化”复合型人才大有可为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标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标准及标准化对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市场规范、区域经济发展等等,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而我们的生活更是越来越依赖于标准,从日常的家居生活、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到国际市场、环境保护、公共管理,无一不与标准密切相关。
作为标准化专业领域的核心竞赛,首届全国大学生标准化奥林匹克竞赛不仅对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标准化思想的一大生动实践。
希尔斯代表队的优异成绩,也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我校经贸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声誉等方面的成就。
如何加强标准化素质型人才培养呢?
侯俊军介绍,目前来说,国内的标准化专业开设比较少,单纯的标准化专业人才就业市场比较窄。但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激烈竞争,有标准化研究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需求较为广泛。
经贸院开设有《标准与国际贸易》《标准与知识产权》等专业选修课,及MOOC课程《标准与我们的生活》,在本科阶段,加强标准化观念的培养与渗透;研究生阶段,开设有标准化研究方向,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学术会议、网罗机构资源等相应平台和机遇;还将引入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开设标准化专项奖学金,为开展专业化相关研究的提供资金支持;多方面开展教学资源方面的建设。包括对《标准化概论》教材的新一版修订、组织教材相关教材编写计划、引进国外专著译本……
“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培养!”侯俊军说。
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经贸院将根据市场需求,在教学体系中普及标准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挑战、协作和实践能力,提高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致力于打造综合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标准化人才队伍,为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和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