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2580健康助理_03月06日
2024年3月6日
农历正月廿六
星期三
“脚是健康的晴雨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足部对于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保护足部能够保护身体健康,也是不少人认同的养生理念。
==精彩导读==
【健康趣碰】
>保护好“第二心脏”足部
>脚发麻,当心三种病
【掌上问医】
>鞋跟太高危害大
>四种鞋底磨损要注意
【乐活life】
>防寒从足部开始
>警惕软底鞋的健康隐患
【生儿育女】
>宝宝足部发育异常早发现
【健康趣碰】
>保护好“第二心脏”足部
—————-
足为人的精气之源,保障双足健康,气血传导通畅,营养才能顺利送往身体各个器官。因此,足又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如何保护好足部?建议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劳逸结合。足承载全身重量,承担行走和站立的重任,影响着全身的筋骨平衡和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适度,合理起居,避免劳损,科学养护,保持双足健康。
2、防寒保暖。因为足位于人躯体的末端,离心脏较远,血液的供应较少,表面脂肪层较薄,这些都会导致足部畏寒。“温则使通”,所以防寒保暖是保养足部的重要原则。
3、穿合适的鞋袜。穿鞋的原则是柔软舒适,切不可盲目追求时尚,如穿着尖头鞋、高跟鞋等而伤害足部,影响功能。选择合适的袜子,以棉质透气的袜子为主。
4、加强日常养护。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双足清洁,定期修剪趾甲,保持趾甲长短适宜,不要挖甲槽,每天温水洗脚,促进足部血液循环。
>脚发麻,当心三种病
—————-
有的老年人走路脚发麻,总认为是腰椎间盘出了问题。其实,引起脚发麻的原因很多,特别要当心以下三种可致脚发麻的疾病。
1、踝管综合征。是因胫神经及其分支在踝管内受到挤压引起的一种疾病,走路脚发麻、刺痛,这种异常感觉与支配足部的神经刺激有关。当内踝后方踝管内胫神经受到囊肿或增生骨质的卡压,即可出现踝关节麻木疼痛,医学上称为“踝管综合征”。
2、糖尿病足先兆。脚发麻是糖尿病临床表现的一大特征,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口干及脚麻等症状,应及时检查血糖。一旦查出因糖尿病引起的脚发麻,要做好防护,如穿鞋不要太紧,注意足部保暖,防止脚趾受伤,同时还要及时对糖尿病进行治疗。
3、高血压颅内病变。高血压患者如出现一侧手脚发麻,应首先考虑合并颅内病变,如脑血栓、脑梗塞等,因为高血压引发颅内血管病变时,经常会引起下肢麻木症状。
【掌上问医】
>鞋跟太高危害大
—————-
迷人的高跟鞋能改变女性的身高和体态,使得身材更加优美、高挑,但同时也让女性朋友付出了健康代价–足部、腰部受累。
专家表示:最合适的鞋跟高度是3厘米左右。当鞋跟超过5厘米,脚踝和膝盖负担增加,小腿及腰背易疲劳;鞋跟超过10厘米,脚踝、小腿、腰椎和颈部会因身体过于前倾而倍感不适。长期穿这样的高跟鞋,疼痛是第一个重要的信号,轻则足部会磨出水泡,进而可能长出鸡眼或胼胝(厚茧),渐渐地,会导致拇趾外翻,引来拇囊炎、锤状趾等一系列疾患。
预防拇外翻的方法首先是尽量不要穿过高的高跟鞋,鞋跟2-4厘米为宜,鞋跟不宜太小,鞋头要宽松一些,脚趾前端与鞋子顶端应留有空隙。穿高跟鞋时可在脚前掌处放个软垫,同时不宜疾走快跑,更不要上山爬坡。每天穿高跟鞋的时间不宜太长。如果穿高跟鞋后足部疲劳、疼痛,建议用热水泡脚,并用手指将拇趾向内侧掰动,有助预防拇外翻。
>四种鞋底磨损要注意
—————-
1、鞋底外侧磨损–高弓足
如果鞋底后跟和前掌的外侧磨损严重,说明鞋底外侧受力过多,一般常见于高弓足。高弓足通常会伴有后足的内翻,通过这种代偿方式可以让前足内侧与地面牢固接触,同时也造成足底外侧受力较多,鞋底的外侧磨损突出。
2、鞋底内侧磨损–扁平足
如果鞋底后跟和前掌的内侧磨损严重,这种受力方式常见于扁平足。由于内侧纵弓塌陷,扁平足在站立行走时足部完全平贴于地面,前脚掌足弓着地的同时往往伴有足内翻,导致鞋底内侧受力明显,磨损严重。
3、大脚趾外侧磨损–拇外翻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大脚趾向外倾斜大于15度。其主要病因是位于大脚趾底部的关节脱位,引起大脚趾往外侧弯,造成大脚趾骨头向外突出。在行走时,存在拇外翻者在足尖蹬离地面时往往通过大脚趾外侧蹬离,导致大脚趾外侧磨损严重。
4、不对称磨损–长短腿
如果双脚的鞋底磨损不对称,主要见于双下肢不等长。无论结构性还是功能性的长短腿都会造成下肢生物力的不平衡,在行走过程中出现双腿受力不均,导致一侧受力多、一侧受力少,或者出现同侧同向性的磨损。
【乐活life】
>防寒从足部开始
—————-
俗话说:“寒从脚起”。这是因为脚部脂肪少,而且许多穴位与内脏相对应,一旦脚部受凉,就会引起多脏腑的不适。建议寒凉季节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加强脚部锻炼或保暖。
>>随时踮脚
双脚并拢站直,踮起脚后跟,脚掌、脚趾着地,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步幅甩臂行走,每天20分钟左右;雨天可在室内原地踮脚反复20次左右,以不疲劳为度,注意循序渐进。
>>睡前泡脚
用紫苏梗桂枝生姜汤泡脚,取紫苏梗、桂枝各30克,生姜10克,加水半盆煮开5分钟,趁热泡脚25-30分钟,有散寒除湿、温通经络作用。
>>足底按摩
对足部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进行按、揉、拍、打,有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等功效。
>警惕软底鞋的健康隐患
—————-
不少人在买鞋时,会青睐软底鞋那种软软的脚感。实际上,鞋底太软会存在一些健康隐患,甚至会导致关节的损伤。
首先,软底鞋的稳定性不够,穿鞋底过软的鞋子,就像踩在软软的棉花上一样,很难站稳,这样的鞋底会削弱人们对足部的控制力,让崴脚、扭伤的风险大大增加。尤其是太软的运动鞋,在跑步、跳跃时更容易出现意外。
其次,当人们穿着这样一双鞋底软到变形的鞋,脚底板会缺乏足够的支撑力,增加疲惫感。久而久之,足弓就容易塌陷,继而逐渐引发功能性扁平足。对于脚部已有变形或有内翻、外翻、畸形的人群,穿这样的鞋容易加重畸形。一旦足弓塌陷,会引起足部、腿部韧带和肌肉的疼痛,还会导致足踝外翻、足内旋、小腿内旋、膝关节内移,严重者还可能导致骨盆前倾和腰椎疼痛。
需要提醒的是:中老年人由于韧带和关节退化,足部控制能力会变弱,那些宣称“超软”的老人鞋,并不利于关节健康,反而会增加意外风险。
【生儿育女】
>宝宝足部发育异常早发现
—————-
宝宝的小脚丫是否发育正常,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的“七步观察法”,来早期发现问题。
1、足弓检测。宝宝光脚站在硬地面上,观察是否有足弓,用手触摸,衡量足弓高度是否达标,是否等高。
2、腿形检测。宝宝光脚站在硬地面上,双膝靠拢后,观察脚踝能否靠拢,左右大腿与小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膝盖是否等高且居中。
3、正对步态检测。宝宝在硬地面上行走,家长正对宝宝,降低视线,观察孩子行走时是否有内、外旋,脚踝是否有异常旋转。
4、背对步态检测。宝宝在硬地面上行走,家长从宝宝背后观察,双足角度是否一致,足跟、足踝与小腿是否垂直。
5、身姿检测。宝宝光脚在硬地面上行走,家长从宝宝背后观察宝宝行走时是否扭屁屁,胯部及肩部是否平衡。
6、鞋底观察。观察宝宝的鞋底是否有异常磨损,左右磨损是否一致。
7、日常状态观察。观察宝宝在走、跑、跳等运动时是否落后于同龄人,运动中是否比较容易摔倒。
【温馨提示】感谢您收看本期12580健康助理,下期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麓湘随熟栏目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