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2580健康助理_06月10日
2024年6月10日
农历五月初五
星期一
端午节不仅是“粽子节”“诗歌节”“龙舟节”,还是“健康防疫节”“卫生节”。端午时节,暑热天气到来,很多地方进入了多雨季节,酷暑难耐以及蚊蝇和病菌滋生,容易传播疾病,危害身体健康。一起来看看端午健康指南吧!
==精彩导读==
【健康聚焦】
>端午习俗皆养生
>端午香囊装些啥?
【名医诊室】
>粽子一定趁热吃
>香包不能替代治疗
【健康小妙招】
>端午养生衣食住行有讲究
>除湿止痢吃大蒜炒苋菜
【中医面面观】
>端午时节说艾灸
【健康聚焦】
>端午习俗皆养生
—————-
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古人把端午称作“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打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洗佩兰浴。端午之后湿热渐盛,各种皮炎、湿疹、手足癣、荨麻疹、白癜风等皮肤类疾病开始多发。将菖蒲、生艾叶、佩兰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有助预防上述皮肤病。菊科的佩兰有香气,煎水沐浴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还能预防感冒,防止蚊虫叮咬。
挂艾插蒲。中医认为:艾草能避风寒湿邪,防瘴疟毒气,预防传染病发生和传播。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其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的功效。
佩戴香囊。传统香囊内有中药苍术、川芎、藿香、吴茱萸、艾叶、菖蒲、山奈、甘松、灵香草、冰片、白芷等。中医认为这几味中药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研成细末后缝成香囊佩戴或者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能够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端午香囊装些啥?
—————-
端午节,我国历来有吃粽子、插艾叶、佩香囊的习俗,香囊内装的都是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应用起来很有讲究。
艾叶:用鲜艾叶烟熏,能起到杀灭金葡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的作用。此外,艾叶还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功效。
菖蒲: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提神通窍、健脾消泄、杀虫灭菌。外用能驱菌杀虫,内服则有清凉、健胃、祛风、提神等作用。
青蒿:全株有香气,所含的挥发油占全草的0.3%-0.5%,主要成分是桉油精、古旋樟脑等,能清热解毒,抑制病菌生长。
龙船花:此草性凉,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香茅:有柠檬的芳香,所含香茅油能祛风除湿、散寒解表,还能防虫咬。
柚子叶:柚子叶有橘子皮的味道,可以防治风头痛。
白芷: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雄黄:燥湿祛风,杀虫解毒。但雄黄含有砷,雄黄酒当慎重饮用。
【名医诊室】
>粽子一定趁热吃
—————-
端午节到来,粽子又上市了。在此提醒大家:粽子一定要趁热吃。
粽子的主料是糯米,支链淀粉含量高。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却,淀粉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从口感来说,糯米放冷后会变硬,黏性和咀嚼性都会显著上升,给消化带来难度。
此外,肉粽子里还含有大量饱和脂肪,如果趁热吃,糯米质地柔软,荤油是液态的,容易与胆汁混合,胃肠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消化起来不算很困难。一旦变冷,荤油凝固,吸入油的糯米也会变硬,令胃肠负担加重。对于胃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差的人来说,大量的荤油会给消化系统带来负担。
需要提醒的是:粽子属于主食,食用后要减少米饭、馒头等主食的量。
>香包不能替代治疗
—————-
端午节,人们通常会悬挂、佩戴香包,以求驱虫、避邪。中药香包一般会选用石菖蒲、冰片、丁香等含有挥发油的芳香药物碾磨成粉,装在布袋里,通过挥发出蚊虫不喜欢的味道,达到驱蚊效果。
此外,中药的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病毒和霉菌还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效果。好的香包是用纯中药粉做成的,不仅具有芳香化浊、杀虫解毒、驱邪避瘟的效果,而且对人无毒害。
专家提醒:香包有轻微的刺激性,易过敏人群不要放在离自己皮肤太近的位置;哮喘患者也不建议用香包,香包中的中药有可能会是过敏原;孕妇不宜选择有活血药物的香包。香包对防虫防病虽有一定效果,但不可替代治疗,生病了该去医院的还是要去。
一般一个正规的香包可以使用半个月左右,一旦香味变淡,可用手轻轻搓揉,使香味再次挥发出来。目前市场上有些香包非常便宜,只要三五块钱,闻起来香喷喷的,过了几天味道就没有了,这种多是用了劣质香水,会使人头晕、咳嗽、恶心,长期使用可能对身体有危害。
【健康小妙招】
>端午养生衣食住行有讲究
—————-
端午节前后有季节转换的特点,容易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影响。从人与自然协调相适应的角度而言,应该注意衣食住行,科学养生。
衣:首防风邪,勤洗常换。在众多引起疾病的外感因素中,风邪是疾病初起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端午防病首当防风邪。端午节前后,各种病菌和蠹虫大量滋生繁殖,应注意讲究卫生,做到衣物勤洗常换。
食:少酸多甘,忌食冷腻。端午期间,饮食应遵循“少酸多甘”原则,宜适当食用扁豆、薏苡仁、芡实、山药、茯苓、赤小豆等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生冷、油腻的食物要尽量远离,以免损伤脾胃。
住:悬挂艾叶,避毒去秽。艾叶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味苦,微温无毒,有行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此外,用艾叶做成的艾灸条熏穴位,有温经通络、祛湿等作用。
行:户外运动,舒筋活血。端午时节也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燥热,再加上繁重的工作压力,气血运行不顺,很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因此,在端午前后,建议走出家门,多到户外运动,舒筋活血。
>除湿止痢吃大蒜炒苋菜
—————-
为了安度暑日,民间在端午这天,除了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净身、服用之外,还会择食一些药用价值较高的食物,借以避毒祛邪、防病健身。大蒜炒苋菜就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菜。
材料:苋菜(紫)、调和油、食盐、大蒜、生抽。
做法:苋菜择好洗净,切成约6厘米长的段儿,备用;大蒜切碎,备用;锅中倒入适量油,放蒜粒炒黄,倒入苋菜翻炒;加适量盐和生抽调味,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功效: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誉,在食物中杀菌解毒作用十分显著,《本草纲目》曰:“大蒜,味辛、甘,性温;可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此外还有温脾暖胃的功效。”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效,适宜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者食用。大蒜与苋菜同炒,一温一凉,优势互补。
【中医面面观】
>端午时节说艾灸
—————-
端午佳节,不少地方和家庭有插新艾、煲艾汤的习俗,艾烟袅袅,艾香飘溢。我国这种民俗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且历久弥新。为何艾叶如此受人青睐呢?
原来,艾叶性苦辛,属纯阳之物,艾火为纯阳之火,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并被临床实践所证实。而艾灸是我国传统医术之一,艾草正是艾灸的主要材料。艾灸的特点是不用服药,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艾灸产生的热,刺激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活动,调整机体内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黄帝内经》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之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大医窦材也云:“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艾灸的驱寒除湿、温通经络、调节阴阳、化瘀破结功效,也适合现代人养生保健、治病疗疾。当今人们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的环境,加上酒精、药物的过多摄入和运用,加速了阳气耗损。以艾补阳,增加生命之火,变得越来越为现代人所需要。
【温馨提示】感谢您收看本期12580健康助理,下期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麓湘随熟栏目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删除。